《大腦解密手冊》大腦裡的權力角力
試想一個情境:分岔的軌道上有一輛失速的列車,一邊軌道有四個人,另一邊則有一個人。你的手上有一個切換軌道的控制桿,你會選擇讓電車駛向哪一邊?接著換一個情境:一條軌道上有四個人,你在高塔上看到失速的電車正往他們衝去,這時你的身邊有一個人,把他推下去就能阻止電車繼續往前衝,你會做嗎?在這兩個情境裡,你是否都選擇了犧牲一個人?如果沒有,為什麼你會做不同的決定呢?
如同作者另一本短篇小說名作《死後四十種生活》,這本《大腦解密手冊》也是在說故事。與前者的不同是,這本書說的是真實、與我們相關的,可以被驗證的故事。環繞著「大腦」這個主題,本書分成六個章節,每個篇章都聚焦在各自獨立卻又息息相關的子題,它們分別是:自我、現實、主宰者、人際,以及未來。從這些面向來看,我們整個人生都與大腦綁在一起。其中,作者花了兩個章節討論「主宰者」,這也是我認為全書最精采的部分。回到文章開頭的兩個情境,這是作者在第四章介紹的「電車困境」。大多數人在第一個情況選擇犧牲一個人,然而在第二個情況卻做了相反的決定。為什麼呢?透過神經造影技術,研究發現第一種狀況被人們當作純粹的邏輯問題,而第二種情況因為必須實際碰觸到別人,這時腦中控制情感的腦區也會跟著活絡起來,造成理性與感性的拉扯。換句話說,每當我們做決策時,腦中都像在進行激烈的權力角力。其實這樣的角力就是皮克斯 2015 年的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的題材,在這部電影裡,情緒被擬人化了。主角的大腦是一個控制中心,而這個控制中心住著五個性格各異的「情緒」,主角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動作與反應都是由搶到主控台位置的情緒所決定。
在閱讀過程中,如果讀者稍微留心,可以發現作者似乎有意識地避免使用術語,對理論也沒有過多著墨,反而用一個又一個故事與實驗讓我們更願意靠近這個主題。這一點完全符合作者在前言中提到的:「讀者不需要預先具備任何專業知識,只要帶著好奇心以及想要探索自我的渴望就行了。」除了避免大量的術語和理論之外,若從篇章分析的角度來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這本書的構句形式也能夠達成作者力求的易讀性。以 195 頁的這個段落為例:
人類嘗試創造會思考的機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至少自 1950 年代起,這種研究路線就存在了。雖然帶頭的那些先驅非常興奮、樂觀,但後來問題變得出乎意外的艱難。雖然我們現在快要有能夠自動駕駛的汽車,即使電腦打敗西洋棋大師已將近有二十年之久,但真正具有感知能力的機器仍等著實現。在我小時候,我期望現今會出現機器人,可以與我們互動、照顧我們、跟我們進行有意義的對話。然而我們距離那種境界仍相當遙遠,這件事說明了腦部運作之謎有多麼深奧,我們想要破解大自然的秘密還有一段路要走。
David Eagleman,《大腦解密手冊》,p. 195
若我們把一個句號到下一個句號中間的句子稱為一個單位,那麼這短短的一段就被切分為五個單位:
- 人類嘗試創造會思考的機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至少自 1950 年代起,這種研究路線就存在了。
- 雖然帶頭的那些先驅非常興奮、樂觀,但後來問題變得出乎意外的艱難。
- 雖然我們現在快要有能夠自動駕駛的汽車,即使電腦打敗西洋棋大師已將近有二十年之久,但真正具有感知能力的機器仍等著實現。
- 在我小時候,我期望現今會出現機器人,可以與我們互動、照顧我們、跟我們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 然而我們距離那種境界仍相當遙遠,這件事說明了腦部運作之謎有多麼深奧,我們想要破解大自然的秘密還有一段路要走。
我們可以發現上述的五個單位多由兩到三個句子所組成;此外,作者使用的句子幾乎都是簡單句,沒有過多累贅的修飾詞語,也沒有句子裡鑲嵌著另一個句子的狀況,這使得讀者在閱讀上幾乎不會在句子中間繞。因此,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唯一可能造成阻礙的就只剩下不熟悉的專有名詞,而這是最容易克服的部分──只要附上名詞解釋就可以了。
大概也是為了簡單易讀的緣故,作者並沒有特別區分大腦、心智、意識以及自我這幾個概念,不過,我認為區分是必要的。這本《大腦解密手冊》,其實應叫做《意識解密手冊》才對。將實驗包裝成故事之後,時常會令人有一種木已成舟的篤定感。如果我們回到上面提到的電車困境,作者最後讓我們知道,在不同狀況下做出不同選擇是因為活絡的腦區不同。但是,控制邏輯與控制情緒的腦區分別在哪裡呢?每個人的表現都一樣嗎?如果是一個做過半腦切除手術的人呢?這些都是這本書所擱置的問題。
有趣、簡單、流暢,這本書很適合作為床邊讀物。但在對腦神經科學產生足夠的好奇後,我們必須提出更多疑問,並試著從別處找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