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我?意識的哲學與科學》只要活著,必然主觀

  進入千禧年後隨處可聽到:獨立、愛(不完美的)自己、保持自我,還有寫信時仍習慣在信末祝人順心,好像順著心走,生活就能順風順水。「做自己」儼然成為一種顯學,只是,如果不明白自己,要怎麼做自己?「自己」到底是什麼?洪裕宏所寫的這本書就是環繞著這個普通卻難解的問題所開展的。

「自我」的反身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十分巧妙。封面上兩個部分重合的圓,各自帶著一個英文問句,分別是「Who am I?」以及「Who is me?」。這兩個句子感覺上問了相似的問題,卻從兩個完全不同的面向收束答案。英文主格「I」發散出去的問句討論的是主體、私密、難以被理解的「意識」:以「我」為中心,我是誰?我怎麼想?從我的視角看到了什麼?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一句話,他說:「只要活著,必然主觀。」無論學術研究或是社會交際,我們總被提醒要客觀。像是莊子與惠施的濠梁之辯,惠施認為莊子不是魚,所以不可能知道魚是否快樂;又像是今天有一個朋友車禍受傷了,我們知道他會痛,卻不可能知道他有多痛。「我」的感受、情緒、思維除了我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完全明白。因此純然客觀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同理。我的意識只歸屬於我,想知道「我」,就必須了解我的「意識」;另一方面,「me」所帶出的問題則是當「我」作為客體,對他人來說是什麼樣子。若將他人推到極致,這個問題會變成──之於這個世界的我是什麼?世界如何看我?世界如何與我交互作用?與私密的「意識」相反,「世界」這個概念太過公開而顯得宏大。從科幻片裡常出現的多重宇宙、平行世界、時空旅行到離我們最近的虛擬實境、擴增實境以及夢境,世界到底是什麼?我認為封面所隱喻的是,「意識」與「世界」重合之處,就是「我」所在之處。這本書一共有十個章節,處理的就是這兩個概念。

被取代的恐懼

  前五章討論意識,作者援引各領域最前沿的實驗成果,回答了幾個大眾常提出的大哉問:什麼是意識?植物人有沒有意識?我家的貓(動物)有沒有意識?機器人會不會有意識?其中,關於機器人的意識討論特別有趣。近幾年 AlphaGo 打敗圍棋棋王、物聯網開始發展聊天機器人,電影《雲端情人(Her)》甚至以人類與人工智慧發展戀愛為題材,電視上開始出現幾年後什麼什麼職業將被機器人取代的新聞,一時間可以說是進入人工智慧年。作者認為,能夠應付複雜計算的 AI/電腦比人強是完全可預期的,發展的阻礙反而是它不像人一樣會犯錯,並且學習。在這一章的討論中,可以重新反思的是:我們所害怕的真的是比我們強的機器人嗎?我認為不是。我覺得大多數人最終極的恐懼是出現一個(或一群)無法打敗的超人──各方面都勝過一般人類,同時擁有人類的情緒與思維。機器人可能有意識嗎?作者在這一章明確地給了答案,這裡就不多透露了,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讀者不妨進入書中探索;而第六章開始從意識的源起開始談,連結到後面四章討論世界架構與世界觀。這五個章節偏重於理論介紹,作者從歷史發展開始爬梳各領域裡的各家之言,以淺白精煉的語言以及簡短扼要的個人反思將不同理論觀點介紹給讀者。雖比前五章枯燥一些,但知識含量非常高,可以看做一篇以大眾為導向的文獻回顧,也十分值得一讀。

無止境的追求

  以一本書的份量來說,這本書篇幅不算長,僅 300 頁左右。但可以看出作者寫作時絲毫不含糊,引論有憑有據,對過往研究的介紹言簡意賅,書裡的一字一句都被充分使用,沒有任何多餘或浪費。此外,在嚴謹地討論科學、哲學的同時,書裡也有一些部份觸及情感面向的社會關懷,如同下面這段談論失智症的段落:

……他認為失智症患者最痛苦的事,不是功能喪失,而是失智症對自我與人格的威脅。因此良好的照護強調幫助患者確定其人格及維持自我,也就是維持病人的意義感與目的感。失智症病患需要他人「抓住他們的故事」,並且認真對待他們、回應他們。
洪裕宏,《誰是我?意識的哲學與科學》,p. 199

  我在讀了兩三本腦神經科學的書之後才讀了這本書,心裡有種相見恨晚的激動。唯一比較可惜的一點是,寫出「只要活著,必然主觀。」的作者卻隱身於後,十分客觀地處理這本書。科學與哲學在某些時候與傳教有些相像,我們想看到研究者自身的信仰,並期待他們以理服眾。科學/哲學探討大概沒有終點可言,但還是需要一些階段性總結,才有休息、反思然後繼續追尋的動力。因此若要我形容,這本書像是一本寫得非常好的文獻回顧,作者帶著我們博覽了歷來的研究,卻沒有設下一個中繼站。在讀完之後,我們只能帶著同樣的疑惑繼續下一段旅程。雖然如此,我認為這趟旅程仍然是追尋路上一次很美好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