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及《画哲學》:懸置,與懸置之前

  若有逛書店的習慣,很容易發現每個時期書市的變化。就我自身的觀察,哲普書的出版約莫是 2016 年末達到高峰,能夠在書店裡佔據一個陳列桌,以封面示人。其中,今天要談的其中一本書──波沙特的《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在 2015 年底於台灣翻譯出版,是較早面世的暢銷哲普書。這本書已經有許多哲學研究者評論過,像是致力於哲學普及的朱家安,以及我很喜歡的知識性 Youtuber 超級歪;而另一本書,是我前陣子在獨立書店意外捕獲,朱家安於今年出版的《画哲學》。這兩本書同屬通論等級的入門書,在我看來無論是文字趣味性或詮釋的深淺都恰好能互相補足。作為一個入門者,大概還沒辦法暢談什麼哲學思考,不過我想我能夠在這篇文章裡談一些哲學以外的觀察。

懸置與否

皮隆學派認為,每種意見都存在同樣有力的理由來支持與反對,不管主題是什麼,正方與反方永遠勢均力敵。…(中略)。他們認為,誰要是明白在每個問題上,正方與反對方的力量都一樣大,就會停止再繼續下判斷,… (後略)
Yves Bossart,《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p. 72

這種不做判斷的狀態就是 Epoché,翻成中文是「懸置」的意思,波沙特即是以上述提到的懸置判斷來敘事。作者以議題分章,把散布於不同時空的思想家集合在書裡互相對話,同時不忘提出大量問題將讀者拉進對話之中。整本書僅僅透過不斷羅列、引介過往思想家所提出的理論與實驗來帶動讀者思考,至於孰是孰非,未下定論,喜歡對話與反思的讀者應會喜歡這本書。然而,對一個追求開釋的讀者來說,看完這本書大概會失望,因為在書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作者自身的觀點,相較於詮釋者,作者扮演得更像是一個摘要者。

  相反地,朱家安在他的《画哲學》裡,是以哲學家為單位,分章介紹他們的核心思想,每一章大約四頁左右結束。要在這麼短的篇幅裡將哲學想法介紹到一定程度並讓讀者看懂,作者就不僅僅只是摘要者這樣的角色了。也因為一章只介紹一個哲學家思想的關係,讀者只能暫時接受作者的詮釋。即使他試著在每一章結尾拋出問題將讀者拉入對話,卻受限於篇幅關係而力道不足。像是介紹莫爾的開放問題論證一章的最後,作者留下的問題是:「如果莫爾的說法有問題,你看得出問題在哪裡嗎?」這樣的問句其實有點為難剛入門的讀者,因為相信也好、質疑也好,讀者必須有足夠的可憑依對象與證據,才能好好咀嚼並反思。另外,這種在結尾留下詰問的方式,往往會過度引導讀者的思路。不過對想嚐鮮的讀者來說,朱家安的詮釋簡潔有趣,十分引人入勝,在閱讀時跟著他的視角遊覽,並沒有什麼問題。此外,他也貼心地在書末整理了延伸讀物,像是給了讀者一份菜單,吃完這道菜之後,要吃什麼自己選擇。

行文風格

  上個部分提到,讀《画哲學》時要注意自己所讀的哲學是「經過朱家安詮釋」的哲學,為了趣味性與易讀性,朱家安的遣詞、舉例都非常新穎,我們能在書裡看到大概近五年內社會上的流行語與事件。然而,在追求有趣的時候,有時舉例就略為偏離。例如在談巴斯卡關於信神的賭注論證時,朱家安在最後提出來的疑問是「我們真的能為了好處改變信念嗎?」,這裡他用來引出思考的反例是:

話說回來,我們真的有辦法「因為相信X可望得到較多好處,就去相信X嗎」?假設你告白被拒絕了,你知道如果「對方是認為自己配不上你而拒絕你」,會讓你自己比較開心,但你能設法從此就讓自己如此相信嗎?
朱家安,《画哲學》,p. 91

同樣的問題,我們可以看看波沙特使用的例子是什麼,便能知道上面的告白舉例不但有些難懂,而且也沒有切中要害。

如果你知道相信某事會讓你過得更好,你能就此相信這件事嗎?比如說,如果你知道,只要相信每天都是晴天、所有人都喜歡你、世界上沒有貧困,很可能你真的就會滿心歡喜。但這是行不通的。你所懷抱的願望,改變不了你確定的信念,如果能的話那未免也太美好了。比如你吞下安慰劑,並讓自己相信那是真的藥,然後病就好了。可是如果病人知道那就是安慰劑,怎麼可能還會有效呢?安慰劑只對那些以為吃了真藥的人有效。 我們願意相信的,並不是對我們最有益的事,而是真實的事。
Yves Bossart,《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p. 230

接著談到波沙特的《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敏銳一點的讀者大概會從上面的節錄發現,波沙特的文字給人絮絮叨叨的感覺。我在上一部份提到,波沙特把讀者拉進對話裡,自己卻不進入對話。可是有趣的是,作者雖不進入對話之中,但這本書是非常「逐字稿」式的寫作風格[1],讀的時候會有一種坐在台下聽演講的既視感(至於演講是有趣還是無聊就見仁見智了)。這裡以書中的兩個長句子為例:

  1. 這個論述指出,任何給出理由的嘗試都是註定要失敗的,給出理由到了某個階段,就不得不中斷,而且沒有理由。
    Yves Bossart,《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p. 74
  2. 亞里斯多德認為,齊諾在論證的最後耍了花招,就是他宣稱,阿基里斯只有有限的時間可用,但是在有限的時間裡,不可能跑過無限多個時間分割。
    Yves Bossart,《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p. 284

試著朗讀上面的兩個例子,會發現由於句子被標點符號切得很破碎的緣故,閱讀時比較容易理解,但也容易營造出叨叨絮絮的瑣碎感。作為對比,以下是經過重新規劃的斷句方式,讀起來應會有另一種感受。

  1. 這個論述指出任何給出理由的嘗試都是註定要失敗的,給出理由到了某個階段就不得不中斷,而且沒有理由。
  2. 亞里斯多德認為齊諾在論證的最後耍了花招,就是他宣稱阿基里斯只有有限的時間可用,但是在有限的時間裡不可能跑過無限多個時間分割。

想往哪裡去?

  這次介紹的兩本書,我認為難易度都落於中間偏易,《画哲學》又是其中更容易入門的一本。讀這兩本書,都可以選一個感興趣的主題直接進入,不需要從頭看起。我認為這兩本書存在許多互為照應之處,很適合讀者先看看目錄,由《画哲學》的點開始,連線到《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最後再參照相關主題共構成面,為自己規劃一條路徑。我本身研究的是語言學,因此我自己的閱讀路徑是從《画哲學》的〈弗列格和語言哲學〉連線到《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的〈邏輯與語言〉。而談到語言,不能不談的是人的心智與認知,因此接著再讀《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裡的〈心智與大腦〉、〈知識〉兩章。像是這樣的路徑都可以隨個人興趣自由組合,讀完這兩本書之後應能對相關的哲學思想有基本且不錯漏的認識,進而再往後追求更深層的討論。


  1. 有可能是翻譯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