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2019
「若不開心得到歡心厚待,我不如不開。」
2019-01-01
起床後例行性邊喝豆漿邊讀新聞,簡單家務整理,自己煮了午餐,讀週五要報告的 paper,在住處附近尋找今天有營業的餐飲店最後找到牛肉麵,洗澡,跟媽媽講電話,看了一部將近三小時的電影。
新年快樂,為什麼新的一年要快樂?我只希望安穩就好。
2019-01-02
散步時突然想到一路上都比較受女性老師照顧(不是指真的受到什麼特別關照,只是相較於男性老師而言給予的關心更多),可能也是一種性別紅利吧。
跟玄敏說這件事,她說:「性轉的話聽起來很毌通。」
「因為性別差異而給予的關照」本身就很毌通。
2019-01-03
與媽講電話,談到家裡神明與祖先的事情,她說去找了能夠協助處理的師父。要把神明退火,祖先看能不能移回宗祠,以後三大節祭拜就好。
祖先的部分似乎比較麻煩,最近心浮氣躁,一時不耐便說了:「不要這麼迷信,說真的,以後我跟妹妹跟弟弟也不可能這樣天天祭拜。」媽媽似乎誤會我的意思,急忙同我說:「怎麼能不拜祖先?祭祖是一種思念,難道以後我跟爸爸離開之後,你不會想念我們嗎?」向她解釋了我的意思是可以年節祭祖,但要像爸爸與她現在這樣日夜上香,我無法保證能做到。她聽了才稍稍釋懷。掛了電話後,想到去年與朋友見面後,聊到死亡的話題。我不認為只有祭拜才能傳達思念。一直想找個時間跟家人說我理想中的告別式。
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了,不用太拘泥於繁瑣的儀式,用最不造成自然界負擔的方式處理我,像是樹葬。如果還需要我的陪伴,我也不介意被裝在瓶子或什麼容器,放在家裡、帶在身邊,都好。可以偶而跟我說說話,哭一下或笑一下,重新找到一個舒服的位置,繼續你們的人生。
2019-01-05
早上去市區,在巷子裡目睹一隻貓過馬路時被機車高速衝撞,滾了一圈之後太過驚嚇就在路上亂竄,跑進旁邊的校園裡消失。機車騎士也嚇到,還好沒出意外,撞到之後也沒有停下來,就騎走了。
吃飯時還是一直想到那隻貓,希望他好好的。
2019-01-15
什麼事都比不上發現自己被剝削的那一刻還震撼。
2019-01-16
看了黃妃新專輯的文案,聽完整張專輯覺得真的是近年最用心、有新意又好聽的台語專輯,第一首歌《Kiss 進行曲》旋律洗腦歌詞可愛,好好聽。2019-01-17
我把鞋櫃衣櫃的東西都拿出來,角落的灰塵都當作看不見,數了自己究竟有幾雙鞋,果然量化以後,發現常穿的也就那幾雙,太多東西不適合自己,只因為沒穿過幾次才捨不得丟掉,但我要成為這樣不上不下的人嗎?我不介意別人笑我衣服少,每次都穿這幾件,因為它們都有價值,但不適合的衣服穿多了,好像自己只能這樣湊合過日子。
《新手作家求生指南》,陳又津
2019-01-19
吃飯時有一個媽媽大概對著她亂跑的兒子說了二十幾次「不要亂跑,你不見媽媽會很難過」,正當我想著這個媽媽真有耐心的時候,她就爆炸對著兒子大吼了。
想要過去拍拍她,說聲辛苦了。
2019-01-24
《Eastern Boys》翻成《掏空我的愛》真的爛透。
2019-02-04
之前跟一些人聊過,碩一結束的時候其實對自己所學的理論框架(形式語法)有很嚴重的不信任感,那種不信任感來自對語言觀點不同。形式語法認為這個世界上有一套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用最淺薄而且稍微扭曲的說法是,世界上的語言在形式上是共通的,因此可以推衍。我自己則認為不同系統的語言有不同的思維邏輯,在形式表現上沒辦法拿著一套框架把語言往裡頭塞。當時那種不信任感造成讀書時進退維谷,也陷入自我懷疑,覺得是不是否定得太快,畢竟自己接觸的只是皮毛。後來硬著頭皮繼續讀到現在,每學期都聽很多課,碩三下,在寫論文了,依舊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雖然如此,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地學會辨認哪些東西是自己要的,而那些不要的,就不困擾了。
2019-02-13
今年年前回顧一些事情,想到小時候因為爸爸的嗜好,玩了數不勝數的電動遊戲,是一段非常快樂的時光。後來線上遊戲興起後,爸爸還是只玩單機遊戲,記得是高中的時候,他經過正在玩線上遊戲的我旁邊,淡淡地說:「這有什麼好玩的?線上遊戲只是一直打怪升等,永遠看不到結局,不是很空虛嗎?」
當時無法理解這段話,也覺得「為什麼一定要有結局?」。這幾天破完《穿越時空的貓》第一部,久違地想起小時候玩太空戰士、勇者鬥惡龍的感動。為什麼一定要有結局呢?現在還是不知道爸是怎麼想的。
而我的體會是,活著已經有許多事徒勞無功,如果遁入另一個世界裡仍是如此的話,豈不是太悲傷了嗎?
2019-02-15
火車上,隔壁座位的老伯伯在看各種治療陽痿的農場文,有一種哀傷感。
2019-02-20
與佳彣三年沒見,今天她從地下道走出來時,陽光燦燦,灑在霧(霾?)上像套了一層濾鏡,恍惚時以為回到初識。雖然如今容貌都改變了,仍是彼此熟悉的樣子。
走路去爬十八尖山,路程多長,聊的天就多長。她還是一樣直率,喜歡大笑,衝勁滿滿的樣子,與我徹底相反。她追求生命的新鮮與熱情,我則嚮往安靜歸隱的生活。
曾經想過,我的朋友中開朗的人似乎佔了大多數,為什麼這些開朗的朋友能夠忍受這麼陰沉的我呢?一定是因為他們都很溫柔的關係。
2019-02-25
夢到納茲被豹咬傷,我手邊不知為何有一把獵槍,就在納茲快斷氣的時候拿起獵槍射殺了那頭豹,開了兩槍。
2019-02-26
你既不是我的精神支柱,也不是我的經濟來源,慢走不送。
豆瓣用戶/每日可愛二百人
2019-03-04
看過碩博士論文作者對引用文獻的錯誤解讀(進而導致框架套用錯誤),也看過作者套用不同框架導致研究結果自相矛盾,而這些都是出版品了,當然也可能是我自己誤讀;聽過老師說文獻快速看一下,知道作者在做什麼就好,也聽過碩士論文沒人會看,其實不只碩士論文,大部分的研究,會看的只有領域內的人。
因為沒人會看,所以能畢業就好。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難跨越的心理關卡。現在開始寫論文,進行得非常緩慢的原因是還在讀文獻,想要對每個術語字斟句酌,想要好好地標定自己的研究範圍。向別人這樣說時,會被笑說好像要寫出什麼偉大作品的感覺,但其實真的,一點都沒有這種想法。
從現實層面來說,還是希望準時畢業。無論能不能準時畢業,寫論文時還是要時時提醒自己,要脈絡清楚且能自圓其說。
2019-03-05
有蕁麻疹的時候鼻炎靜悄悄,沒有蕁麻疹的時候換鼻子開始暴動,人生難兩全,活著好累。
2019-03-06
「世界上大多數的科學知識,都是一直被鎖在付費牆的背後。全球只有約 15% 的學術期刊,會採用開放模式與大眾分享。」學術期刊 Science 在 2016 年便曾講述一名生於伊朗的準博士生,當時為了閱讀他所需要的論文,每週花費約 1,000 美元,而他根本難以負擔。Resnick 質疑,這些昂貴到連行內研究人士都無法輕易獲得的研究資料,每年卻在美國花費了納稅人 1,400 億美元作補助,無學術或經濟而言,都是一種浪費。
不滿學術期刊濫收費用,加州大學帶頭停訂
2019-03-15
一連幾天睡不好,中午下課匆匆吃了午餐,回到住處往床上一倒便睡著了,轉醒已近七點。年初時想今年盡量不吃連鎖速食,卻突然很饞,麥當勞步行十分鐘。週五夜裡的麥當勞不太寂寥,多是三三兩兩的人群。
一個人往往最能留意資訊,在腦中轉動收音機的旋鈕,耳朵收到的頻道便不同。店裡最大的桌子一群工薪人士在玩桌遊,旁邊的兩人座則是一個女子與外國學生在上中文課,分不清哪邊比較喧嘩。
悠悠地吃完薯條與雞塊,熱量上來,才開始擔心下午睡多了,夜裡會睡不著,循環惡性。後來想到也許喝點酒,給生理時鐘一個微小的強制調動,回家時走進超市提了一瓶冰火,放進冷藏冰著,涼涼地睡前喝。又擔心隔日會過敏,扳了一片抗組織胺配水吞下。只為睡覺這樣的小事,因因果果,人生實難。
2019-03-16
上週一秋君到新竹,一年未見,我把頭髮留長,她則剪短了,各自都變了一些,都喜歡對方新的樣子。與她從學校邊走邊聊,走到後站的咖啡廳,路程約半小時。兩人散步不同於獨自漫走,要分出一條天線關照對方,大概因為如此,對時間的消逝較不敏感,總覺得才剛暖了身,筋骨未開便已抵達。
她說前陣子才發現人在一個時間裡,原來能夠喜歡不同的人,發現時覺得衝擊,後來體認到這是自我的一部分,便漸漸接受了,只是偶而想起還是無措。我輕輕笑她發現得太晚,同個時間段喜歡上複數的人並不少見,只是選擇的問題避不開。她對自己想要的生活很清楚,我也覺得不如順著自己的情緒去思考,去挖掘,相信她會好的。
最近與幾個舊友提到想重新寫點東西,對這個世界說一點話,內心大概是還想要被理解吧。斷斷續續地書寫這些年,因為伺服器的緣故搬過兩次家,每次搬遷時便把文章與帳戶一起刪除了,自己也沒有備份。雖然文章大多有對應的日記,但公開的內容,說得深說得淺,文字畢竟還是不同。那天與秋君說了,她聽了躊躇了一下,說有件事要告訴我。
其實我把你的幾篇文章備份下來了,因為當時就覺得你有天會刪除。
聽到的時候覺得有些驚訝,緩過來後感到開心,沒想到世界上有人這樣珍視那些喃喃無意義的文字。由於自己也想看看曾經寫過什麼,便請她將那幾篇備份的文章傳給我。非常感謝她。
回顧很好,前進也很好。
2019-03-17
若不開心得到歡心厚待
我不如不開
2019-03-18
天氣正好,逃離圖書館,跑到南寮吹吹海風。
2019-03-20
住處附近新開了一間很文青的早餐店,原本以為很貴,後來發現是一般早餐的價位。經營者是一對年輕夫妻,店裡的食材大多都是每日手作的,像是吐司、果醬、蛋餅皮,都很不錯。中午也有供餐,上次點了漢堡排飯,附餐竟然是雞湯超違和,除此之外都很好。
而且店裡有一隻貓,超可愛。
2019-03-22
拍照是為了記錄生活,就像寫日記一樣;而攝影更像創作,是為了與世界對話,經由世界反照自我。親近朋友之中,只有旻孝一直在攝影。畢業後這幾年與他見面次數不少(相較於其他朋友來說),每次見面時也多半會聊到他當時的幾個作品,與他的思考。
大學的時候買了一台 LOMO 底片相機,拍了幾卷之後便高放在書櫃上當擺飾,整理書時才一起拿下來拂塵。去年整理舊物時,覺得相機狀況還很好,這樣放著也可惜,想為它找個新主人,念頭一動,馬上就想到旻孝。
起初有些擔心用慣專業相機的他會覺得這台相機太像玩具(要送出去時,媽媽也說她以為就是個擺飾,沒想到真有功能)。這個月初他到新竹來賞櫻,說已經開始用那台相機了。剛剛回到家,信箱裡立著一封信,裡頭是一本小小的作品集,他說都是用我送的那台相機拍的,這些相片做為回禮。
看到放了那麼久的相機又重新活了過來,真的很開心。
2019-03-23
晚餐時隔壁桌四人,似乎討論到環保議題,其中一個男生很大聲地說:「環保對我來說就是屎。」他的理由是社會進步必定要有所犧牲,而且從地球存在以來,生物本來就會更迭,北極熊只是可能會比較早絕種的生物,
「誰叫現在的環境不適合他們生存。」他拿起紙杯酌了一口飲料。
頭痛。
2019-03-24
過去很排斥使用交友軟體,不習慣那種商品化的感覺,將自己包裝好,黏上一些標籤,等人揀選。因為自己不想被揀選,也就不去撿選別人。大概是真的單身太久,覺得可以給自己一些機會,過年時下載了交友軟體,使用月餘,瞭解了運作方式與自己所想的出入不大,便刪去了。在這一段將自己放上櫥窗,又從櫥窗撤下的過程中,想了非常多事。
在上頭,接觸到的人多了很多,反面來說也是消耗,每次聊天都像拿出一部分自我與對方交換,然後對方就離開了,週而復始。跟兩三個朋友聊過,朋友都說:「你太認真了,沒有人這樣用交友軟體的。」他們這樣說使我有點受傷,更大的是悲涼。若不認真,人生事實上不需要這麼多萍水相逢。悲涼的是即使認真,依舊是萍水相逢。
以前說一個人也很好,現在想來應該是逞強之下的違心之論,以後會說:「我可以一個人。」
2019-03-27
圖書館的咖啡店外這學期出現了一隻街貓,一開始有人放水與飼料,再過不久連屋子都有了,屋子上寫了「麥麥」。有了名字,便建立了關係,來來往往的人總會駐足與他說說話,真說不清楚是誰被誰馴養。
大概是上學期一次散步去買菜時,經過一處小的家庭工廠,門口置了一塊小木板寫著「請別餵養流浪貓」。當時在想,若動物本就以大地為家,那流浪這個詞就無從指涉了,之後都很自覺地改稱為街貓。(雖然只是人類自得其樂的語言。)
2019-04-01
語言學領域的許多論文宣稱自己研究的是自然語言,這一點一直讓我覺得很彆扭,最近讀文獻時又想到這個問題,今天終於想得比較清楚。
彆扭源自於合語法/不合語法(grammatical/ungrammatical)這種二分。語言學研究時常避談口語(因為表現比較任意且紛亂),研究時也往往去除語境。擷取單一句子來判斷合不合語法。對我來說,這就不是自然語言,而必須宣稱自己研究的僅僅是規範性語言了。
語法是主宰規範性語言(像是公文、法律文件等正式書面語)的東西,而口語或創造性書寫(像是文學創作),合不合語法這種問題反倒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在於言者與聽者是否達成概念上的共識。這種概念上的共識範圍可能很大(一個族群),也可能很小(兩個人的私語)。如果要宣稱自己研究的是自然語言,我覺得完全沒辦法避談那些非規範性的用法,這種情況下可接受/不可接受(acceptable/unacceptable)的分法對我來說較有說服力。此外,論文裡應該標示清楚句子的接受範圍(是一群人都能接受嗎?還是只有幾個人可以接受?)。
2019-04-02
你在嫉妒,這樣不可以,消滅這種情緒。
2019-04-06
大學的時候,有一次我跟母親聊起清明節的話題,她脫口而出,「反正將來也不是你來拜我」。話一出口,隨即躡嚅,不敢看我。像小學生不小心在課堂上說了髒話,揭穿了性別惡意的真相。隱喻被打翻了,全場驚嚇無話。
女人的命運就是這樣,結婚以後,生前子不同姓,死後葬不逢親,唯有掛在丈夫的名字底下,成為夫家族譜中的一個微末註解。〈彼岸花〉,窩窩
2019-04-10
早上搭火車回新竹。南方已然入夏,陽光整片落地,光亮至極令人錯覺透明,透明令人以為世界虛妄。
聽媽媽說,我嬰孩時候常在凌晨哭泣,爸爸便騎車載著我在街上漫遊,直到我沉沉入睡才返家;再大一點,爸爸去台南總會帶上我,父子倆搭火車,靠窗的位置總是我,視線所及都那麼新奇,不曾睡過。世界是在移動中一點一點變大的,跑得再遠仍有折返之時,如同電玩裡的新手村一樣。因為有村可回,就以為理所當然。
成人回憶童年的愉快,往往在於自身角度望出去的膨脹的歡聚景象,覺得世界只會變大,並且永遠,那種「大家都在一起」的感覺。然而大家不是在同一條線上並肩前行,有人走前有人鋪後,遇見與相伴之後,必然有告別。階段結束時、爭執齟齬時、天災人禍時、病痛惡疾時,或者年華漸老時,都要告別。
告別苦澀,無法逃脫。
2019-04-11
閩南語裡說「交陪」,其實有另一個詞更形象也更生動,叫做「盤撋(puânn-nuá)」。
2019-04-13
昨日下午到台北找曉虹老師 meeting,結束後見了雋凱跟博淳。現在朋友多半都在台北,上去處理完正事也不趕著回新竹,偶而去探琬宜的班,或者與其他朋友吃個便飯,交換近況,搭上車離開台北往往是將近十一點的事。其實不回家也會有地方借宿,只是不愛麻煩別人,曾被熟識的朋友輕輕責備過,說太見外。相較於見外,更怕的是自己會習慣依賴他人。
所謂燈火輝煌,大概就是週五夜裡的台北,燈火以外卻十分清寂。車子未上高速公路之前,看見一個男孩子坐在路邊抽抽噎噎地哭;看見一男子攙扶著他醉酒的朋友,那人頻頻要往路中央衝;也看見一群女子剛聚餐完,在餐廳門口擁抱、用力揮手、往不同方向走。車上高速,想到高中時朋友都住台南,那時總搭半小時火車進市區與朋友相聚,也是自己夜裡搭車回家。
獨自也好、扶持也好、群聚也好,回家的路都是要自己走的。(車下新竹時下起了雨,淋雨走了15分鐘回家,覺得有時還是麻煩一下朋友好了。)
2019-04-14
最近迷上路口麵包店的長棍麵包,一條可以分成兩天早餐,單吃或沾著果醬吃都很幸福。
2019-04-20
傍晚沒雨時去逛了超市,本來只想買早餐喝的豆漿,結果看到早已過了產季的茂谷柑,一袋數了數有八顆,才六十幾塊,划算非常。
拆開發現有兩顆表面已有些微白斑,剛剛洗完澡趕緊剝來吃。茂谷柑略小於柳丁,皮薄的關係,剝的時候汁水四溢,所以直接啃著吃最好。本以為已非當季應不會太好吃,沒想到甜份非常高,悶熱有雨的晚上吃特別幸福。
2019-04-22
想起以前寫信給喜歡的人,對方說會再回信、再回信,卻沒有一次收到。後來才了解只是客套,我卻錯認是承諾。
後來幾次再碰到類似的事情也就習慣了,像是送了禮物給剛誕下孩子的朋友,對方問了地址說要寄彌月蛋糕來,最後也是無消無息無疾而終,客套而已。
提早預設是客套之後心情反而輕鬆許多,心中沒有期待,就能好好過自己的生活。
2019-04-26
今天上課重新確認以前問過的語料,其實已經確認過非常多次,發音人向一起上課的老師說:「他在這方面非常小心,如果沒有這麼小心,直接套理論的話論文早就寫完了。」
然後被兩人稱讚了一番。
之前也曾經被其他老師質疑過為什麼不用現有的理論,理論套一套送出去就好了,所以當今天自己堅持的東西被看見,真的還滿高興的。
2019-04-28
夢到自己是蘋果的中盤商。
偏鄉客戶訂了一箱蘋果貨運不送,所以只能自己送貨。一開始搭公車抱著蘋果去賣,結果公車半路拋錨,只好抱著一箱蘋果下車,一下車公車就開走了。
為了趕交貨期限,決定抱著那箱蘋果步行過去,看地圖好像要走數天。
醒來發現這個夢似乎在隱喻論文狀況,潛意識真是神奇的東西。
2019-04-29
相距遠相見難
不聚只散
其實我並沒有太多期盼
畢竟一生很短少有圓滿
謝春花,〈只道尋常〉
外婆離開滿一年了,代表阿公臥床也過一年了。
年月日時分秒,時間的單位換算和人對世界的感知往往錯位。講一年覺得好短,說三百六十五天覺得好長;一年已過,好快,一天天地過,好慢。
有時睡前會想到最後一次與她聊天,那是去年清明連假結束要回新竹當天,早上還在醫院餵阿公吃飯,正午的火車,時間其實來不及了,要回家整理行李之前,仍拐到急診區看看外婆。雖然都住在新營,但平常久久才見一次,簡單說了一些話,告訴她要保重、要吃點東西,但沒有說再見(在醫院不能再見)。像以往一樣交談然後分離,要說難過就太矯情了,只是心裡仍時常泛起一種安靜的哀傷。少了一個可以見面的人,像是某種權利被硬生生地剝奪了,卻不知道該責怪誰,死亡就是這麼一回事。
生老病死與意外都是自然,人際鏈結與組織的變動不可避免。理性面上一直不太願意用「家變」這個詞,過於厚重,情感面卻真切體認到世界的崩塌。那種崩塌並不是不再穩固,而是不再平衡。支點改變了,所以必須重新定位座標,努力讓內在世界再度與外在世界嵌合,年月日時分秒。
2019-05-05
昨天越洋視訊當閩南語發音人,大約一小時左右,因為是認識的學姐牽線拜託幫忙,就不是很在意報酬。事前對方說可以支付我美金或人民幣,問我要透過什麼管道,我告訴他可以試試看 Paypal,不過若是太麻煩,不收錢也沒什麼問題。
結果今早 Paypal 通知說收到匯款了,從頭至尾對方的態度都很尊重,溝通起來很舒服,一次不錯的經驗。
2019-05-11
早上陽光溜過窗簾縫隙,閃著醒來,萬籟俱寂,不在自己的房間。房間在二樓,外頭是窄得只能單行的小道,林森北路的枝節,之前聽聞林森北的夜繁華,氣密窗也攔不住的喧鬧,這次借宿算見識了。
半是認床半是脾性似貓,在不熟悉的地方總是淺淺睡得草木皆兵。夜裡旁邊的人從床的另一邊翻過來,搶了大半的被子,左耳是外頭酒客與小姐的吼叫,右耳是沉沉地鼾聲,寤寐之間想著自己還是比較習慣獨眠。被陽光照醒後轉身偷偷瞄了躺在旁邊的人,曙光微微時他曾起來上了廁所,現時大概做著第二夢。想到過去喜歡這個人好長一陣子,如今同床卻沒什麼悸動,若喜歡源於悸動,那麼應是不喜歡了。27 歲,不明白的事情還是很多,像是情感,像是感情,望著天花板有點恍惚。旁邊的鼾聲緩了下來,終至停止。
「幾點了?」我問,霎時覺得聲音很陌生,不似自己。
「七點半,還早。」
他抓起桌上的書讀了起來,我側過身背對他假寐,從來沒想過會如此與另一人一同迎接白日。又想到初入這個房間時,發現幾樣熟悉的東西,像是同款的地墊,像是一樣的洗髮精,在心裡驚訝兩人選物的默契。
獨獨不同的是那人喜歡酒紅,我鍾愛墨綠,不可能協調的兩色,充滿象徵。
2019-05-19
覺得自己這週旁聽課的作業寫得很滿意,而且思考的過程真的很快樂。關於所內的課,讓我同樣覺得快樂的大概只有曹老師的語用學(單純看到曹老師就令人快樂)。
有時候完全不明白自己怎麼在寫形式句法的論文,不過也沒什麼後悔的,至少知道這個理論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只是那個問題不是自己關心的。
2019-05-20
看書,書裡提到 1998 年時,即使在美國,也只有42%的家庭有個人電腦。
算了一下自己當時的年紀是 7 歲,印象中家裡有電腦,是 Gameboy 神奇寶貝黃版發行的時候,上網一查也是 1998。還記得當時表哥表姐們都會跑來家裡「看」爸爸用電腦,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對起來才發現不是那樣。
原來在同一個世代的人群裡是真的過著還不錯的生活。
也是很後來才發現因為爸對新科技的追求,連帶讓我一直走在相對前面的位置。像是 Gmail 還需要邀請函才能申請的時候、像是 iPod 剛進台灣、像是那時候找代購從美國買了 Dell 給我當第一台筆電。
其實家裡也不是特別富有,只是他很願意買好的東西,如今想來都覺奢侈。
2019-05-24
早上爸傳訊息來,收到教召令。
我不是還沒解除學籍嗎?是夢遊去辦休學了自己不知道,還是國家在暗示,反正論文寫不出來不如投筆從戎。
2019-05-25
今天與佳彣碰面,她的環島第62天,到了新竹。上次與她見面恰好是她出發環島之前,今日覺得再次見到她真好,聽了很多旅行中的事情,覺得自己也透過她的見聞走了一次旅程。
2019-05-27
過去這週又受睡眠困擾,踏過嗜睡期後又到了失眠期。幸好學生的作息相對自由,嗜睡時一天往往能睡掉一半,失眠時三、四個小時就很奢侈。來回折返於兩個端點,疲倦非常。失眠開啟漫想,想起從小到大許多不再聯絡的人,人與人的相遇與分離真是玄幻。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孤僻泰半是害怕道別,未有相遇即可避免分離。
昨日收到旻孝的新作品,拆開包裹後把書放在鼻子前深深地聞了幾秒,喜歡紙張的味道。旻孝寄來的信裡問了一句:
「最近如何?」
自己過得如何,往往都要由別人來問才會思考,獨自的日常裡極少思及。過去有一段時間不曉得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簡單敷衍地說「都好」,但敷衍給予答覆亦是變相地敷衍自己,因此總會琢磨許久。後來開始練習關照自己才發現,生活真沒有那麼多好事,也沒那麼多壞事。不壞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好,回答一如往常。
人生最難是如常,睡眠如此,聚散也是如此。
2019-06-08
近來與媽媽聊天話題多圍繞於老後生活。都說生老病死,生老有時,病死無常,無常之事才令人畏懼,反面來說,也是無常之事才不須畏懼。擔心也沒用的話,就別擔那個心。現在同一輩與上一輩的人都在老化的路上走,人生一檻一檻,走在三十歲的節點之前與走在六十歲的節點之前,究竟是不一樣的吧。有時想問媽媽那是什麼感覺,卻覺得若她答了我大概也不懂,最終還是沒問。
晚餐後與媽媽在餐桌旁有一搭沒一搭地交談,忘了怎麼聊的,她說:「以後我跟爸爸老了,我們兩個要自己住。」這句話先前爸爸也說過,結縭近三十年,性格不同的兩人想法倒是很一致。她續說:「爸爸如果早我一步病下,照顧他的這件事,我自己也還行。不過若我們兩個都年邁體弱,到時候,就要麻煩你們了。」話落至此,將我的手拉過去輕輕地握著,一時我也語塞。過去這一年看著外婆過世、阿公病倒,家裡動盪,沒辦法客套地回答「怎麼會麻煩呢?」。
一定會很麻煩的吧。不過就算麻煩,也不會丟下你們的,不要擔心哦。雖然無法保證,但我想這樣回答。
2019-06-13
麻木的人活起來比較不辛苦。
2019-06-21
最近兩個聊天紀錄
-
朋友A(異性戀男):漂亮的女生本來就是都等著被養啊,如果想靠自己的就表示她不夠漂亮。
-
朋友B(同性戀男):如果今天是一個女生說要被養,我好像就能接受,養女生感覺很合理。不過今天是一個男生說要給我養,我就覺得自己被佔便宜了。
頭好痛。
2019-06-24
收到其中一位口委的回信:「論文我讀了,雖然有些拼字及文法的問題,但整體很流暢、清晰。」
想哭。
2019-07-14
晚餐時,隔壁桌一家四口,都在滑手機沒有任何交談。
2019-07-18
東西比大學的時候少很多,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真的很舒心。
2019-07-20
目睹一對老夫妻要出去玩,在捷運站口為了漏水的保溫瓶吵架,妻子說「要玩你自己去玩」,掉頭就走。
這是什麼呢,這就是婚姻。
2019-07-28
即將第二次搬離新竹,行李大致上已收拾妥當,明天將最後一個箱子封上,碩士生活就結束了。
上週去理髮,理髮師是一個不太笑、話很少的姐姐,拜訪多次之後才開始聊一兩句。與她談到我將離開新竹,她頓了一頓,難得叨叨絮絮起來,叮囑我找房子要注意哪些細節,也告訴我要花費有度、要存錢、不是特別需要的話別買車。走回住處時在想,一直以來很幸運地受到社區百工許多照顧。在新竹前前後後待了七年,喜歡這個城市多半是因為習慣,久居則安。
只是,安定無法永久。
2019-08-02
讀研究所的這三年,光怪陸離的言論與事情當然碰到不少,下午又碰到一樁,來清點一下,做為紀錄。本來擔心會斷章取義,但細想之後覺得無論在任何語境/脈絡下,以下言談都不太適合出現。大家都是好人,也都在各自研究領域有所成,才更使人心情複雜。
-
A 老師:「教育部開始規定要幫學生弄勞健保什麼的,真的太麻煩了,後來我就乾脆不請助理了,這樣的政策會讓很多學生沒有機會學習。」
(謝主隆恩。) -
開會的時候 B 老師問學妹:「你是原本就這麼安靜嗎?」
學妹:「嗯。」
老師:「這樣很好,你的父母應該很為你光榮。」
(請問還活在裹小腳的年代嗎?) -
論文(研究題目是原住民語言)口試答辯,C 老師:「你寫完(論文),不要給族人看就好。有時候他們因為不懂,想法會太直觀。」
(語畢大家嗤嗤笑,抱歉我可笑不出來。) -
寄信給 D 老師提出幾個對某研究的問題,D 老師回信:「我早上跟 E 老師談過相關內容,他(原本)表示太抽象,但若從我(提出)的角度來理解,E老師可以接受。請參考。」(你並沒有回答我的問題,請問要參考什麼?)
2019-08-09
先善待這顆心
再懂別的心
2019-08-11
從小到現在都很敬畏爸爸,什麼事情都要透過媽代為傳達。阿公病倒之後,我們父子才漸漸開始交換彼此的想法。剛剛晚餐前,恰好只有我們兩個在同一個空間。他說以後想搬到北部。我說,要住的話,台南也很好,心裡多多少少也明白他想離開的原因。
他沉默了幾秒,緩緩地說:「如果沒有經濟考量,我最想去的地方是澎湖。我在澎湖當兵兩年,當兵很苦,但我很喜歡那裡,那兩年是我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光。」那兩年,是他離父母、離故鄉最遠的時光。
我這個久居在外的人喜歡自己的故鄉,幾乎每個月回來一次,回來了也想久待;與我相反,這一個小小的地方則是他最大的惡夢,怕是詛咒,一輩子無法脫身。「我住新營,真的住得很倦了。」他眼眶一紅,這樣一句話壓在心裡二三十年,直到年過半百才終於說出來。
只是來時之路,也沒有重新選擇的機會了,我不忍心回應他。
2019-08-25
明天開始台北的新生活,最後一個暑假就這樣結束了。
2019-09-07
當我選擇不結婚時,我需要不停去解釋我為何不結婚。但如果你想要結婚,一句話都不用解釋。韓劇/請輸入檢索詞 WWW
2019-09-13
昨天上班的時候突然想起當兵時光,特別是新訓入伍時身體對天氣溫度與濕度的感知,記憶都還很鮮明。
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事情,當兵是如此,讀書也是如此,對我這種規律安逸的人來說反而如魚得水。直到現在工作了,開始逼問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還真的不知道。
2019-09-18
去愛買,烤雞腿三支 99,但三支有點太多,還是買兩支火雞腿 119 呢,心裡掂量著在熟食區前徘徊。旁邊同樣在徘迴的婆婆一個箭步湊過來,本以為她要問我對分,結果老人家說:
「你買的時候要小心,我之前偶而會看到小蟑螂在檯子裡爬,工作人員都沒有注意。」
「不過便宜是真的便宜,你看那個雞腿三支 99 元,啊可是肉有點硬。」
「所以不新鮮嗎?」我問。
「也不是不新鮮,就是他們做得不好吃,像我們自己買雞肉回家用蒸的就好吃。只是煮飯麻煩,我們兩個才站在這裡。」
語畢「哎呀煮飯真麻煩哈哈哈」揚長而去。
2019-09-27
參加一個語言學的圓桌會議。
會中老師提到:
「很多學生都還沒寫完論文就開始擔心未來。」
「連入場券/門票都還沒拿到,根本不需要先擔心出路。」
「以前我們也都不知道讀完之後要幹嘛,但就是很認真、很努力地讀,最後就有好的結果(取得教職)。」
「現在學生三心二意無法專注於做一件事,都在門口徘徊,自然一事無成(最後一句是我超譯)。」
「Just do it. (這句最沒建設性。)」
以上這些觀點我部分同意,但並不覺得光是努力就能有所成。以博士來說,認識、知道的那些已經取得學位的老師/學長姐,多半也都是很有覺悟的。即使不是對知識本身有所追求,大家也都很努力地在自己的研究課題上做出一些成果。然而,這些很努力的人,有些多年尋不得正式教職而在各大學流轉兼課,有些已經轉向做體制外的推廣。
就像大富翁設計了機會跟命運的牌組,人生真的不是過關型的遊戲。
2019-10-05
九月過去了,在台北生活的第一個月(其實八月東西就搬上來,只是當時還未工作,便盡可能窩在新營)。由於不喜人群,過去總對朋友說才不去台北生活,如今卻住進最鬧熱的信義區(實在想不到台北市有哪裡不熱鬧,社子島?),越排除越容易靠近;又想起大學畢業時也說應該不會再回新竹,結果當完兵又在新竹多待了三年。這一類情事總是超出預期且不容拒絕,像是故障的購物車向宇宙發出莫須有的訂單,貨送來了,沒有鑑賞期。用好友間的暗語來說就是「冥婚」,強迫中獎。
九月過了一半時,兩三個朋友不約而同地發來訊息:「工作還好嗎?」、「生活還好嗎?」。
其實跟在新竹時一樣,散步、掃除與採買,差別只是換個地方生活。一如往常也就無所謂好壞,反而是他們的關心讓我覺得人生很好,何其榮幸被惦記於心。
2019-10-06
剛搬到台北時,逛了一次住處附近的全聯,動線規劃不好,擺設也很凌亂,與新竹西大、食品路交叉口的那家分店天差地別。
整個八月都盡可能窩在新營,九月才算是正式到台北生活,回來時聽室友說全聯要翻新,十月才完成。剛剛午餐後想到這件事,順道繞過去探探,已經重新開幕,店員說是這兩天的事。陳列、動線與燈光都重新調配過,變得十分舒適。除此之外,也多了裸賣蔬果,環保許多。之後除了愛買與傳統市場之外,體內的主婦魂就覺得很滿足。
2019-10-14
之一、
年少的時候因為需要別人的肯定來建立自信,所以只要被賞識或稱讚就會很開心,樂於替人賣命。大概是後來被擺了太多次道,某個時間點市儈的開關突然被轉開,覺得滿嘴說著欣賞卻不消費的人都是想白嫖。
賞識我就給我錢。
之二、
躺在床上看窗外想說奇怪今天的 101 怎麼這麼清楚,下一秒才驚覺窗外的樹被砍掉了。
2019-10-21
週末兩天分別見了幾個大學朋友,除了秋君之外,皆多年未見。
會有這兩場聚會,還是朋友們見了兩週前的動態,發現我移居台北,趕緊約了碰面,碰了面問:「上來多久了?怎麼都沒說?」。為什麼呢?我做事本就不是大張旗鼓那種類型,但被這麼一問,頓時還是以為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錯,僅能傻笑回應。
兩場聚餐,一天是五人聚,一天是三人聚,都是舊友,也就沒什麼不自在。聊到後來往往是聊不在場的人,資訊流通是人類社會運作的基石,似乎不可避免。由於時常聯絡的朋友幾乎一雙手數得完,認識的時期亦不重疊,在這種場合我往往是當個聽眾。雖然對別人的生活不是特別感興趣,但知道了誰如何誰又如何,才(片面地)明白大家現在大約是什麼樣子,沒有誰過得更好,也沒有誰過得更差,都還在社會中尋找一個自覺舒服的位置。道別之後悠悠地沿著忠孝東路走回住處,恰逢信義區百貨週年慶,人車錯落,繁華與清冷、富足與匱乏,其實也都是比較而來。
各人的平凡始於殊途,亦不同歸,人做了屬於自己的選擇,過著屬於自己的平凡的日子。
2019-10-25
在書裡看到 19 世紀初期因為中外學者高價收購,中國引起挖甲骨文風潮,土匪、政府跟商人競相搶奪,整個高峰結束在 1936 年,後來戰亂開始。
再後來那些甲骨文在 1949 被國民政府帶來台灣,現在放在中研院。
2019-11-12
政府攻打學校是現代社會不能接受的事。
2019-11-13
彩麗學姐的婆家寄來雞湯,她特別留了一份放在公司冷凍庫,要我記得帶回家吃。回家後,室友煮了奶油蘑菇,室友的女友帶了炸雞,都有一份留給我。
雖然不怎麼與人交際,但一直以來身邊都是好人,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
2019-11-15
每次看到因為便宜行事而做的莫名其妙推論就想撕爛該論文。
2019-11-21
國家的財富就像從壞了的水龍頭上不斷往外流的水一樣,浪費在大量使用卻毫無效果的詞語之上。
〈What a Word!〉, A. P. Herbert
2019-11-22
所謂啟蒙,就是人慢慢由盲目相信別人、相信社會給予的想法,變成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反省一些固有的想法,按照道理決定我們應該相信什麼、不應相信什麼。只有這樣,人才能從束縛自己的枷鎖中掙脫出來,成為自由的人。也只有這樣,整個社會才能反省舊有的制度、想法,帶來進步。
《好青年哲學讀本》,好青年荼毒室
2019-11-23
身邊的朋友大多有些程度不一的情緒困擾。也不是沒有碰過求生意志很低落的,昨日聽少揚說的時候,心底還是有些什麼,低低地迴盪。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比較懂得,生命這樣的事情,存有的時候千姿百態,沒有的時候,就真的只是沒有了。我不是會勸別人「不要去死」的那種聆聽者,這幾年才變得不是。
「只要活下去,就會遇到美好的事。」過去會這樣鼓勵別人。
活著真的會遇到更好的事嗎?如今越來越不確定這樣的推論。輕易地說出自己也不相信的事情,真的太自以為是,也太敷衍了。
「其實我需要一個人告訴我不要死。」
「我尊重每個人對自己生命的處置,」
「只是,我自己會想要活下去,是因為我想看看更多東西。雖然我讓人看起來很出世,但真的對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好奇,想看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活下去不一定更好,但可以經驗各式各樣的事情,我真的覺得很有趣。」
「……我還想吃沙茶醬炒飯。」
下次一起去吃吧。
2019-12-02
畢業之時,泰景送我一罐他從中國帶回來的嶗山綠茶(號稱江北第一名茶),今天才拆開泡。泡開之後茶葉本身有一種淡淡的腥味,茶則很清雅,要很靠近才聞得到淡茶香。喝第一口入喉之後有些微苦味,但第二口之後就都很溫潤。
2019-12-03
中研院幾乎每個所都有一個圖書館,然而內部整合做得超爛,館與館之間圖書是不流通的,想找的書在別的館就只能走過去辦理借還(想念清大的校內傳遞服務)。
剛剛去另一館的路上,看到一個阿婆握著手機在一個交叉路口徘徊,到我借完書返程她還在那裡,於是湊近詢問是不是在找什麼地方。
阿婆:「喔沒有,我在抓寶(舉起手機給我看)。」
都忘了老人用手機玩寶可夢還比用 Google map 還厲害。
2019-12-10
今早學到的新用語:屁話多過文化。
2019-12-11
買書不看,辦卡不健身,買衣服不穿,這些就是消費社會的主力。因為我們通常在消費某種幻象,而不是內容和服務本身。〈創新化生存〉,王可越
2019-12-12
告訴別人我開始做瑜珈之後,有些人(包括媽)的第一個反應是:「瑜珈不是都女生在做嗎?」
他們會說:「你沒有考慮健身嗎?/你怎麼不健身?」一開始也沒多想,覺得大概就是一種建議,但後來越想越不對,如果今天我是生理女,聽到這句話的頻率應該就會減少很多吧,因為大家就是覺得女生做瑜珈、男生練重訓是理所當然的。
以前去修華語教學的時候全班也是只有我一個男生,但那又如何?現代社會能夠鼓勵女性去做更多事情,為什麼對男性還是有許多刻板限制呢?
偶而會開玩笑說好想被包養好想吃軟飯,也真的有女性朋友說以後如果經濟能力足夠的話可以付錢讓我來做家務,雖然目前心態上還做不到(不想讓自己的經濟掌握在別人手上),但我真心覺得很好啊有何不可,也許未來某一天我就能放下無謂的安全感快樂地去吃軟飯了呢~
2019-12-19
同事給大家籤餅,我吃到的是「須保持心境開朗。」
2019-12-20
難以持續的巨大快樂跟一直持續的輕微煎熬,如何選擇?
2019-12-23
到中研院上班以來,已經被彩麗學姐問無數次她是不是真的很胖,而我是真的覺得還好(也可能是因為我對他人體態不太在乎)。聽學姐說她出門聚會或陪丈夫參加活動時,都會被其他熟人說變胖,上次中研院辦講座,學姐也被之前的指導教授調侃「進中研院之後過得比較好哦,身材都變了。」(我在旁邊親耳聽到,只想翻白眼。)
過了一個週末,學姐下午塞了兩包手工餅乾過來,說她去參加活動被說變胖,而且對方還比出「膨脹」的手勢,想一想還是不要再吃好了。
可以理解有些人不知道要聊什麼所以只能品評身材,但不知道要聊什麼,最正確的做法就是閉上那貧乏無趣的嘴。
2019-12-29
一年很快又過了,如以往一般開始收拾、整理、總結。對生命的追問與思索仍未停止,比起2018年的困頓,今年已經好了一些。
來年,不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只想成為更輕鬆快樂的自己。
2019-12-30
金恩實組長是公司裡四名組長中唯一一位女組長,有個就讀國小的女兒,和娘家母親同住,育兒和家事統統交由母親處理,她自己只負責工作賺錢。有人說她這樣很帥,也有人說她這樣很惡毒,有些人反而稱讚她老公,替她老公叫屈,認為男人和岳母同住比女人和婆婆同住還要辛苦,最近岳婿問題比婆媳問題更嚴重。雖然大家並不認識金恩實組長的先生,但都說光從他和岳母同住一事來看,就知道肯定是個大好人。金智英突然想起自己的母親服侍了奶奶整整十七年,奶奶只有在母親出門的幫人理髮時暫時幫忙照顧弟弟而已,從來沒有做過餵三姊弟吃飯、幫他們洗澡、哄他們睡覺的事情,遑論協助其他家事。奶奶吃的是母親親手煮的飯,穿的是母親洗的衣服,然後在母親整理的房間裡休息睡覺,但是卻沒有任何人因此誇獎母親是好人。《82年生的金智英》,趙南柱